提起青春电影,脑子里立马想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为2011年。迄今为止已经多了7年的时间。在《那些年》这部电影上映之后,陆陆续续关于青春的电影接踵而至。
我记得我是在高中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当时对这部电影也不熟悉。还是同桌对我说,最近这部电影特别火,他正好有资源,我们就一块看了。看完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还很好奇为什么这部电影能火成这样,里面的男女主角为什么不能一起。在这之后又看了《致青春》、《万物生长》、《谁的青春不迷茫》等等一系列的电影。也是从《那些年》之后,“青春”这一个词开始被过度消费。青春电影里充斥着早恋、流产、逃学等一系列吸引人眼球的话题。青春电影的过度消费使得观众也变得越来也麻木。知道前一段时间,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又引起了一股怀念青春的潮流。为什么明明知道青春电影里面就是固定的这几个桥段,在这七年,关于“青春”的电影,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买“青春”的帐呢?直到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然后就彻底明白了。
前几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朋友拿着他的毕业证书让我看,我看着看着突然就哭了。因为看着他的毕业证书,我意识到我已经毕业整整快两年了。从此再也和学校无缘,小学每天盼望着下课后,校门口的零食。初中每天和朋友的谈心。高中为了成绩的奋斗。大学,和朋友每天逛街,聊天,甚至是躺在床上无聊的发呆,这些日子真的是不会再有了。大学那些随处可见的熟悉面孔,也不会再经常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我也就明白了,大家为什么都喜欢看青春电影,因为透过青春电影观众看到的都是他们自己。或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关于青春的悸动会逐渐消失,我们都在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不断地在社会上奔波忙碌。但是关于青春的记忆,是我怎么样也忘不掉的,青村的记忆,或许是最纯粹美好的了,看到喜欢的人时的脸红心跳,因为朋友和别人走的近一些的满心醋意,和前桌一块为了一道题的辩论,以及与同桌一起共用一个耳机偷偷听歌,这些记忆都是无法忘却的啊。
如果,未来有了时光机,你会不会乘坐它,重新体验你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