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们为您提供软件开发、品牌形象策划、网站建设等服务,如您有需求请咨询:13526529836
A Better Tomorrow

IT英雄录——“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院士

来源:河南寻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2018/7/31 3:59:53
上次我们介绍了胡伟武与龙芯,这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胡伟武的导师“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院士。

上次我们介绍了胡伟武与龙芯,这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胡伟武的导师“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院士。


说起夏培肃院士,她是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是她的伯乐。


夏培肃于1960年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她编写了我国计算机领域第一本正式讲义,创办了中国计算机界的第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她是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老一辈科学家,不平凡的一生

夏培肃出身于重庆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1939年,中学时期的夏培肃经过了艰苦的生活、看到了日本人的暴行,使她下定决心学工科,以求工业救国。之后夏培肃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机系学习,她在这里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交流电路。这也对她日后研制计算机帮助很大。在获博士学位后继续留校做博士后。

1951年,满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夏培肃登上了回国的远洋客轮,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此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提出了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他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三位电信和电子学方面的科技人员,刚回国不久、年仅29岁的夏培肃被选中。

经过了漫长的研发和探索,1960年,夏培肃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107计算机。


107机是一台小型的串行通用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冯·诺伊曼体系结构,二进制、定点、字长32位、补码。磁心存储器容量为1024字节。机器可执行16种操作:即接收、发送、接收反码、逻辑加、逻辑乘、移位、加法、溢出不停机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非零转移、打印、停机。机器主频为62.5千赫。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可以连续无故障工作20小时。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107计算机的诞生被视为一个传奇。

在这之后,夏培肃一直研究如何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探索实现高性能计算机的技术,并负责研制成功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其中她成功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运算速度达到了1400万次/秒,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关注,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进中国CPU研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夏培肃多次以书面的形式向领导部门建议中国应开展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产业的发展,否则,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将永远受制于人。


2001年3月,夏培肃的学生胡伟武主动请缨组建CPU设计队伍。

2002年9月,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发布,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研制龙芯的负责人胡伟武说,他最想感谢的人是恩师夏培肃先生。为了纪念夏培肃从事计算机事业和从教50周年,该芯片被命名为“夏50”。

2014年8月27日,夏培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夏培肃一生强调自主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坚持做中国自己的计算机。她一共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还创办了在中国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学报》和对国外发行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夏培肃院士工作认真踏实,平易近人,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她身上所体现的积极倡导和推动计算机事业,逆境励志,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创新求实的思想,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品质,为晚辈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是晚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公司地址:郑州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3号楼8楼171室 联系电话:13526529836
河南寻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