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最近可能有点飘了,竟然在看钻石!它的昂贵、奢华、夺目大大的满足了小编的虚荣心。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真的是很闪!很美!
当然,我看的都是成色一般好的货,明星动辄千万的就不想了,但仅仅是这些参数一般的克拉钻都要大几万十几万,入手也还是要放血吃土。
心心念念想入手,又木有钱怎么办?
精打细算的小编,疯狂翻阅钻石的相关资料之后,以外的发现了可以解决女人bingbing的爱好,又能省下不少血汗钱的捷径:莫桑石。
一个 实物完全可以媲美钻石,价格却只在其十分之一的人工合成宝石。
下面先通过简单的对比了解一下什么是莫桑石:
莫桑石和钻石都是无色透明的,莫桑石摩氏硬度高达9.25(钻石摩氏硬度则为10),高折射率2.65(钻石是2.41)。莫桑石经过打磨之后,会成为一颗非常闪耀的莫桑钻,在外观上和钻石分不出来。甚至经过火彩测试,莫桑石的火彩更优于钻石。
莫桑石这么好,为什么这么便宜呢?
答案是:莫桑石可以在实验室安全生产。
那么为什么相似度这么高的钻石价格却如此昂贵呢?
答案并不是纯天然或者物以稀为贵,而是:垄断,炒上去的!
百年来都被奉为奢饰品尊贵的顶端的钻石,其实是一场完美营销。
下面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故事:
100多年前,钻石仅能在少数几条印度河流和巴西丛林中找到,每年宝石级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公斤。那时候钻石也就是宝石的一种而已。然而,1870年南非Orange River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可以用吨计。一夜之间,市场上充斥了钻石。南非矿背后的英国投资人害怕了,钻石没有使用价值,高价完全因为其稀有,随着南非新矿的开发,钻石早晚会掉价为一般的宝石。
为了应对,这些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合并了他们的资产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实体,控制产量,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这个实体就是De Beers,成立于1888年的南非。De Beers通过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交易。
De Beers对钻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其他商品价格,无论黄金、白银、铜、橡胶、谷物,还是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而只有钻石,从30年代以来基本都能够稳步上行。其对价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强,70年代美国高通胀时期,甚至有人拿钻石保值的。
这不但是通过垄断控制价格,还是一种方法,将碳晶体成为财富、权力和爱情象征的普世认同。De Beers不但控制着供应,也控制着需求。众人被灌输钻石不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宝石,而是求爱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稳定市场,De Beers通过Ayer公司广告策划赋予了石头神圣的幻觉,是永远的,永远意味着不应该被转售。
这是完美的营销故事,即使钻石的保值根本无从谈起,市场上基本也没有人愿意回收钻石,二手想卖甚至半价都卖不出去,店内也只提供小换大,补差价一步步往上调整(原因可以想一下)。即使这样,人们看钻石依然冒着神圣的奢华的光。
当然钻石毕竟是靠营销上位的奢饰品,跟奢饰品谈性价比也确实没什么必要。
土豪要的是一掷千金的豪气,是配的上自己身份的开支。小编这样的屁民追求的只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斟酌着花更少的钱买更优质的就很满足啦!
不赞成小编的购物理念就当了解下钻石发展史,赞成的就有福啦,BINGBING的小首饰可以买回家啦!
(文末忠告:莫桑石也有优劣之分,想要漂亮的当然是买最优质的了,据小编所知,目前国产工艺不行,只有美国出的各项指标才能达到标准,所以,大家买莫桑石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小编推荐(小编老板自己加的广告):购买钻戒珠宝等金银首饰,可以加诺思珠宝工作室微信号咨询张鹏总经理(微信号kdczhangpeng),国家认证钻石分级师、FGA英国宝石协会会员、GUILD祖母绿鉴定评估,小编老板的亲弟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