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是互联网创业者的福地,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一直是人才外流的首要原因。于是,各个二线城市开始上演人才争夺战,送钱送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18年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甚至连高冷的北京、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都加入了人才争夺战。为什么二线城市要上演人才争夺战?究其原因,是求贤若渴?还是另有打算?
一线城市想要控制人口突起的速度,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房价调控,逼走那些暂时没有能力稳定的人。与一线城市拒人才于千里之外不用,二线城市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像人才伸出了橄榄枝。二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是这两年刚实行的政策,杀手锏就是住房和户口,送钱送房赢得人才芳心。有专家学者曾质疑这样的人才政策,求贤若渴是其中之一。二线城市上上演人才争夺战是为了解决城市产业升级的需求,更是为了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引起的恐慌与需求急剧萎缩。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的默默付出。二线城市想要崛起,就要拥有更强大的人才落地实施政策,将求贤若渴进行到底,真正留住他们扎根在这里的心。
北上广深是中心发展城市,城市节奏发展快,挖掘并整合优势资源,凭借浓厚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一流学府和海外留学再回归的科技人才,高薪酬的回报留住了很多人,并以此促进了一线城市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的确,北上广深聚集太多的人才,激烈的竞争环境也给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很多IT人迫于无奈的生存环境,远离北上广深或是选择回到二线城市。反观二三线城市,你可以空有满腔热情,但缺乏一起真正实干的人。不想把大把奋斗的时光浪费在这里,只能委曲求全,或再次北上。求贤若渴的初心是极好的,二线城市上演人才争夺战,而没有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空有政策,也很难有精英人才的容身之地。
不能否认的是,二线城市行业水平比不上北上广深,单从郑州这个“准”一线城市来说,很少有互联网专业人才留在郑州。郑州地处中原,历史背景悠久,除去本地比较著名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其他发展机会。在郑州,从事IT工作的人平均薪酬相对较低,不及一线城市的二分之一,互联网氛围厚积薄发的力量还欠些火候。所以,郑州互联网行业很难留住技术强的人才,从而行业出现偏弱的局面。尽管郑州推出了“人才智汇”的政策,以此呼唤更多人回到家乡,开展一些列创业与就业的活动,但这些仍然需要很多时间去落实。
为什么二线城市上演人才争夺战?这样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真正要求贤若渴,既要留住本地高校产出的人才,另外还要加强各个领域的发展,争取让每个通过人才争夺战留下的人,有英雄用武之地,实现人生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