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大师走了,世间再无且听下回分解。到现在说起评书,脑子里只有“单田芳”三个字吗,就好像打心底里全世界只有他是评书表演艺术家。《白眉大侠》、《小八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等,20分钟的时间过得飞快,每每到精彩处,总是惊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精彩的语言表达,给我十足的空间去想象大侠的风采。也许随着大师们的衰老和离开,未来这门技艺将不复存在,可能再无新人迷恋评书,这太遗憾!
在我印象里,单田芳一直都是活力四射的年轻大叔。单田芳20岁拿起惊堂木,说三国话隋唐,英雄好汉、才子佳人他一说就是60年。60年里,他饱受磨难,几经沉浮,却从未放弃过这片舞台。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是我们每天最为期待的,说的评书是那样活灵活现,惹人着迷。不光为我们这些文艺青年安上了想象的引擎,也在听众脑海里掀起了汹涌波澜,成为那个年代里男女老幼都喜爱的“中国好声音”,这一切都缘于单大师对评书艺术的精益求精和不懈追求的大胆探索。你能从他的评书里听到与原著不同之处,这是他通过多年评书得来的丰厚积淀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而进行的再提炼再加工再创作。正因为如此,他的艺术身体生命才能如此长久,评书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得以经年不衰并赢得广大听众的深深喜爱。而单先生去世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劈开了那个时间段里,每个人心里的岁月静好。只可惜,现在能演绎的是我们的记忆,而不是这种颇有韵味的技艺。单大师的离开,是我们的一大憾事,从此可能再没有新人能如此迷恋评书。
怀念大院里铺着凉席,喝汽水听评书,陪伴童年的记忆里。我也曾一度因为沉迷听隋唐而想买个评书机,单田芳老先生的声音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听到他的声音就仿佛让我回到那个时代里。虽然也在偶然的机遇里听到其他人的评书,但有些味道是替代不了的。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了,老一辈的艺术家却都乘鹤西去,他们留下的艺术瑰宝,才是我们汇报他们最好的礼物。即使再电子产品包围下成长,影响最深的还是那一段段精彩的评书,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通过声音的魅力传递到你心里,这样的评书总能让人沉下心来,心情很放松、特别安静。
如今,科技迭兴,网络独霸,听书、评书这样优秀的传统技艺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不被人知。人间已失单田芳,世上再无“且听下回分解”。太遗憾,如此极致的技艺,恐怕再无新人喜爱上,甚至是迷恋。唯独单田芳大师留下的声音绕梁不绝,焕发的艺术魅力永恒长青。